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外国语言文学: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9-23

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期内,本学科在师德师风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5个稳定的学科方向:英语语言学研究、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和日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其中英语语言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学研究特色鲜明,在市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1.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该学科已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较高、人才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该学科拥有学科团队成员6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1人,博士32人;新增市级学术带头人、校级博望学者特聘教授、校级名师培育人才、校级“巾帼标兵”各1人;建立了海外引智人才工作站,切实加强与已聘任的8名国内外客座教授、5名海外引智工程博士人才的务实合作。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讲座、讨论、案例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强化教师的爱国、爱校、爱院、爱生意识,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鼓励全院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

(2)继续实施一系列人才强院工程。如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博望学者计划、优秀博士人才储备计划、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国外研修工程等。

(3)注重学科团队和梯队建设。其一,围绕5个学科,选定各学科方向带头人和2—5名学术骨干,以科研为龙头、教学为抓手,打造5个学科团队。其二,在梯队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其三,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的相关待遇进行“一事一议”,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报销相关费用,应届毕业的博士来校工作的前三年可享受学院副高低档的绩效待遇。

2.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项目结题4项(其中良好3项),新增国家级课题立项2项、省市级课题40项、横向课题4项;发表CSSCI论文47篇,其中A类期刊论文9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共35部。

(1)切实加强5个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大重庆师范大学东非(印尼)国别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的建设支持力度,整合学校相关研究力量,邀请文学院、历史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外孔子学院院长、对外汉语教师等加入科研团队,鼓励团队成员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并提供交流场地、经费支持,取得了可喜成绩。续聘海外引智工程博士人才6名,与院内师生开展教学、科研等学术交流活动。

(2)跨学科研究与国别研究具有比较优势。认知诗学、生态批评、国别研究等新兴学科、跨学科研究呈现良好态势。

(3)充分发挥外语学科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外语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得到了重庆市内外有关部门、外语基础教育界的积极认可。主动参与重庆市外语基础教育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为企事业单位对外交流提供口、笔译服务。以重庆师范大学翻译文化中心为依托,开展翻译服务,加大汉语典籍翻译和科技文献资料的翻译力度,与国际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向其提供编译稿件,让中国文化和区域文化走出去,讲好重庆故事;以重庆师范大学语言测试服务中心(筹)为依托,联合国内外相关教育研究和测评机构,开展重庆市基础外语师资、大学外语师资的外语测评素质培训工作,承接校本外语考试研发工作。

(4)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该学科利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已建立“研究生外语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拟建“外语多功能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项目”(2020)和“文学经典诵读与戏剧实践教学研究基地”(2021)。各类中外文纸质、电子期刊充足,为学院师生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3. 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优化人才培养规模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获得重庆市首届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1项,新增市级质量工程2个(市级研究生联合实习基地、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市级、校级教改项目15项,新建市级优质课程1门。获得市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2篇;获得市级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5项。近年来抽查的16篇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合格,其中1篇为良好。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近千人,报录比仅为10%。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5人,授予硕士学位442人,毕业研究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每年有近20%的本科生继续攻读国内外硕士学位,多名本科生在全国性专业竞赛中获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修订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采用国外通行的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研究生科学的研究方法、扎实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和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英语、翻译硕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研究生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全面进行研究生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引领、实践观摩与操作、教学研究与反思,采用Mooc、翻转课堂、研讨课/seminar、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3)高度重视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增重庆市级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与重庆南开中学联合建设)。另与重庆市第八中学、重庆第一中学、重庆十一中、重庆市信达翻译工作室、重庆华电翻译有限公司、小舟翻译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建有校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新聘校外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8人,目前校外兼职教育硕士生导师17人(包括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董洪川教授,重庆南开中学副校长、重庆市特级教师肖力老师、重庆第八中学副校长曾奇老师、重庆市教育科学院伍家文研究员/博士、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重庆市第三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吴文教授),兼职翻译硕士生导师6人。

4. 国际合作交流

每年邀请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每年约50人次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约30名学生参加了“中日交流之窗”、“美国史迪威假期带薪实习”等国外短期交流学习或实习实训活动;每年3—4教师担任海外孔子学院院长。2018年新建的僧伽罗语本科专业(斯里兰卡官方语言)开始招生,中—斯双方都在对方大学建立了国别研究中心,双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和有效。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开设僧伽罗语小语种专业,提升办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与4-6所英语国家大学、3所日本大学建立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5名教师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并与对方大学联合开展项目研究;3名教师在英国、日本等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双方定期、不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交流。

(2)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务实的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大都市区教委合作建立海外实习就业基地。

(3)主办国家级学术会议2次,省级会议2次,每年邀请国外著名专家举办5次以上学术讲座。

学院将继续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夯实学科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研实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务实合作。

上一条:“我心归处是读、写” 外国语学院“问学论坛”第一场成功举行

下一条: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关闭

院办电话(TEL)023-65362742
院办传真(FAX)023-65362704
版权©2020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